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黄河边长大的王进先:让博物馆“出圈、出青、出海”|文化中国行

黄河边长大的王进先:让博物馆“出圈、出青、出海”|文化中国行

2025-05-29 05:59:12 [娱乐] 来源:美人心计40集免费观看网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丹萍

  “坝高178米,黄河海文化中水库储水量247亿立方米”,边长博物青海省博物馆党委书记、王进馆长王进先清楚地记得这两个数字。先让这是馆出国行1986年10月15日,位于黄河上游的圈出青出龙羊峡水电站导流洞下闸蓄水时的数据。彼时在水电四局子弟小学上五年级的黄河海文化中王进先,作为鼓号队队员,边长博物和同学们一道在蓄水仪式上吹响了乐曲。王进

  王进先是先让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人,从小在黄河边长大,馆出国行父亲是圈出青出水电站工人。“家住在黄河边,黄河海文化中捧一抔黄河土,边长博物吃黄河水长大的王进黄河儿。”这是王进先曾经给自己的定位,他出生于黄河下游的土乡三川大地,在黄河中游地区上学,而他的职业生涯,也和黄河始终保持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沿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流经9个省区,滋养着中华文明。2019年12月23日,由河南博物院牵头,青海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等沿黄九省区45家博物馆,共同成立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

  王进先。受访者供图

  近日,王进先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说,“出圈、出青、出海”是青海省博物馆努力的目标,其中“出圈”是第一位的。他积极争取联盟活动,助力提升青海省博物馆在全国的影响力。“一旦你在圈子里比较活跃,大家就会主动惦记你,随之而来的机会也将越来越多。”

  2021年12月,青海省博物馆被推选为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第二届轮值单位,主要负责牵头组织沿黄九省区博物馆开展展览展示、学术研究、文创研发、人才培养、社教活动等方面的工作。2023年,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以“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共建‘黄河文化共同体’”为例申报国家文物局首届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获评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

  求同存异,打造“黄河文化共同体”

  中青报·中青网:作为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第二届轮值单位,在黄河相关活动的策划方面,青海省博物馆主要有哪些考虑?

  王进先:黄河流经9个省区,沿途留下了河湟文化、河套文化、秦陇文化、关中文化等多种地域文化,精神内涵丰富。黄河流域的每个博物馆,都承载着各自地域的黄河文化,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为了让各个博物馆得到更好展示,每一场活动的策划都是结合各博物馆的优势展开。比如,在“5·18国际博物馆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我们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参与线上海报、短视频和讲座接力活动;与山东广播电视台联合策划专题片《馆长来了》,系统介绍黄河沿线九省区博物馆及其重要藏品,讲述文物故事,展现黄河精神;与潍坊市博物馆联合策划“黄河流域博物馆馆长鸢都行暨黄河流域博物馆高质量发展论坛”等。

  中青报·中青网:目前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取得了哪些成果?

  王进先:经过4年多的发展,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已从最初的45家增长为72家。在传播黄河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在科普、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等多个领域发力,提出了打造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黄河文化共同体”的理念。同时注重品牌建设,通过举办主题展览、学术讲座、社教活动,研发设计文创产品等,将黄河文化具象化,使社会公众感受到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

  联盟内部建立了灵活有效的工作机制,成员单位之间可以自由组合,通过大馆带动小馆,开展针对性帮扶与支持。目前,青海省博物馆已与陕西历史博物馆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不仅集合各自文化资源优势,联合举办展览,同时陕西历史博物馆也凭借自身优势,协助青海省博物馆开展相关工作,例如进行人员轮岗培训、参与科研课题等。

  博物馆创新要“敢为天下先”

  中青报·中青网:在社会教育活动中,青海省博物馆推出了哪些主题品牌和特色课程?

  王进先: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期间,我馆开展了“历史文化进校园——国宝音乐会”社教活动,活动选取了舞蹈纹彩陶盆、陶埙等与远古先民的音乐、舞蹈相关的文物,通过视频及现场演奏的形式,让参与者感受青海地区5000多年前远古先民的文化艺术生活。

  双人抬物纹彩陶盆。受访者供图

  我们根据不同人群的年龄阶段,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活动,同时更加注重知识性和操作性。幼儿认知水平有限,难以深刻地理解文物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针对这一群体,我们推出了“文化育人 浸润童心”幼儿课程社教活动,让孩子们感受黄河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研学游的重点在于“游”,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文物后,到黄河段的各个地区转一转,看看博物馆里的相关文物、黄河相关的标志性建筑和水利工程,让孩子切身感受到黄河的神奇和伟大。

  除了让学生走出去,博物馆也要走进校园。我们通过展板、数字化等形式,为学生解读文物的前世今生。

  中青报·中青网:2017年,青海省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除了传统的博物馆功能,这些年来,青海省博物馆在观众服务、文创开发等方面有什么创新尝试?

  王进先:今年我馆的观众参观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屡创新高。截至10月7日,参观人数已达到约74万人次。

  在观众服务方面,我们不断转换思路,大胆创新。自6月1日起,我馆推出延时开放、夜间开放等举措,对全省部分导游和馆内的青年干部进行讲解培训,为观众分时段提供志愿讲解服务。同时,增加AR眼镜、智慧手持导览器等设备数量,安排全馆中层干部赴一线岗位,为展厅内的观众提供咨询引导服务,维护展厅内参观秩序,保障服务水平。

  在文创产品的研发上,我们积极推动“博物馆+旅游”的模式,推出文创、市集、云展览等。我们的青稞奶茶、雪域海咖啡、藏小雾等26款文创产品,受到观众欢迎。

  创新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博物馆的发展不仅要靠展览本身,包括保洁和保安的服务态度、社会教育活动、文创产品等方方面面,都可能为博物馆赋能。

  中青报·中青网:AR导览是青海省博物馆的特色,它和实体的文物展之间是什么关系?

  王进先:青海省博物馆是一个小馆,除了常设展览的场馆外,无交流展场馆,场馆面积的局限使得很多展览无法举办。为丰富观众的体验,吸引更多人来到博物馆,我们引入了AR导览。

  传统导览往往是单一的讲解与静态展示,而AR导览赋予了信息呈现的多维性和互动性。后者通过数字化技术,打破了时空限制,在补充文物信息、还原场景等的同时,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

  实体文物展是根本,它和AR导览相辅相成,两者有机结合,既能满足观众对真实文物的欣赏需求,又能提升观展体验,有助于推动博物馆的发展,让历史文化“火起来”“活起来”。

  不过由于AR设备的费用较高,我馆的资金有限,不是每件文物都能用AR观看。我们优先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文物进行展示,例如鹿纹彩陶罐、狼噬牛金牌饰等。

  传承黄河文化,择一事终一生

  中青报·中青网:青海省博物馆之后的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王进先:今年青海省博物馆成为了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第二届轮值单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与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的成员单位一道,立足本省,面向全国,与世界接轨,积极组织策划文化活动,打造长江、黄河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互学互鉴的平台,讲好新时代长江、黄河故事。

  我们将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交流合作,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交流机制。例如,和联盟成员单位共同组织策划汇集黄河沿线精品文物的展览项目;以“大馆带动小馆”的方式,开展针对性帮扶,逐步提升长江、黄河沿线文博单位整体工作效能;开展社教活动组织策划、文创设计研发等方面的培训,提升联盟在社会教育活动组织策划、文创研发方面的整体水平。

  此外,我们还将打造长江、黄河文化新游线。联盟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特色,组织策划“博物馆+科技”“文旅+数字”等系列活动,配套研发多样化的文化创意产品,打造一批弘扬和传承长江、黄河文化的博物馆活动品牌。

  中青报·中青网:作为博物馆馆长,让你感到最幸福的事情是什么?

  王进先:前不久,我接待了来自陕西的“小小讲解员”研学游团队,给他们讲解青海的历史文化。当时来了三四十个孩子,我为每个人都准备了我馆的文创纸巾作为礼物,并写上“山宗水源 大美青海”8个字和我的书法签名。孩子们收到礼物后,高兴得不得了,一个劲儿地围着我合影。在场的很多游客知道我是馆长后,也要和我拍照,让我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

  类似的情况发生过很多次,青海省博物馆能受到社会公众如此的尊重和喜爱,让我内心深处有了满满的幸福感。我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份神圣的职业,也深感责任重大,未来任重道远。这一事业需要“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我希望之后能带领全馆干部职工,将青海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传播得更远,增强青海省博物馆的影响力。

  中青报·中青网:你认为未来的博物馆会是什么样?

  王进先:我相信今后的博物馆将不再一味地去吃“财政饭”,各个博物馆会另辟蹊径,以文化人,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博物馆无法自给自足的运行模式,不可能长期存在。

  未来的博物馆将是大家心向往之的地方。它既是精神的殿堂,也是知识的殿堂。置身于博物馆,在和文物面对面、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找到原来的自己,净化心灵。

(责任编辑:休闲)

推荐文章
  • 村长出击,小粉灯视频与在线观看指南

    村长出击,小粉灯视频与在线观看指南 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网络内容丰富多样,其中不乏各类视频资源,我们将为您带来关于“村长出击小粉灯视频”的详细信息,包括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视频信息以及剧情介绍等。我们要明确的是,我们提供的所有内容均来自 ...[详细]
  • 徽州明代高房变身上海朵云书院

    徽州明代高房变身上海朵云书院 一座黄山脚下的徽州木结构古代建筑——明代高房,被整体搬迁到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内,变身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旗下的朵云书院。6月26日,在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一期工程投入试运行首日,朵云书院正式开门运营。这栋古 ...[详细]
  • “天空之眼” 全景展示“合肥一日”

    “天空之眼” 全景展示“合肥一日”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行驶在合蚌高铁上王轩摄○长江西路夜景许晖摄○“梦中水乡”三河古镇王世保摄○徽州大道紫云路天桥蔡沁言摄○环巢湖旅游大道王岩摄○新桥飞渡傅新廷摄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换个 ...[详细]
  • 发现乡村之美— 西联镇万丰村、棋杆村

    发现乡村之美— 西联镇万丰村、棋杆村 西联镇棋杆村,湖水增添了乡村的灵气,小桥步道连接了乡邻的情谊。西联镇万丰村万丰小区,屋舍俨然,阡陌交通。西联镇棋杆村,湖水增添了乡村的灵气,小桥步道连接了乡邻的情谊。西联镇万丰村万丰小区,屋舍俨然,阡 ...[详细]
  • 不要舔花蕊——探索网络上的免费视频与剧情介绍

    不要舔花蕊——探索网络上的免费视频与剧情介绍 在互联网的浩瀚海洋中,我们时常会寻找各种娱乐内容来满足我们的需求,免费观看的视频资源、在线观看的剧情介绍以及演员信息等都是我们常常关注的焦点,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这些内容,让你在闲暇之余享受观影的乐趣。我 ...[详细]
  • 池州京剧演唱会成功举办

    池州京剧演唱会成功举办 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和池州复建30周年,庆祝池州京剧票友艺术团成立,6月29日,由市文联、市戏剧家协会主办的京剧演唱会在市文化馆举行。京剧爱好者们汇聚一堂,表演了《大唐贵妃·蝶恋》、现代京剧《沙家浜 ...[详细]
  • 少儿图书馆开展 “童眼看世界”活动

    少儿图书馆开展 “童眼看世界”活动 世界上最高的山和最深的海分别在哪里?北纬30度又存在哪些神秘现象以及未解之谜?为了帮助小朋友更好地了解地理知识,近日,合肥市少儿图书馆开展“童眼看世界”科普知识活动,带领小朋友一起穿越神秘的北纬30度 ...[详细]
  • 传播《淮南子》文化精髓

    传播《淮南子》文化精髓 6月24日,民进淮南“鸿烈”读书会第一期《淮南子》讲座在寿县举行,邀请淮南师范学院教授、安徽省《淮南子》研究会会长方川作报告,传播《淮南子》文化精髓。《淮南子》成于众手,内容广博,对政治、军事、哲学、 ...[详细]
  • 爱攘机歼,网络视频资源大揭秘

    爱攘机歼,网络视频资源大揭秘 本文目录导读:视频信息概览免费观看与在线观看剧情介绍与演员信息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视频资源丰富多样,其中不乏各类精彩内容,我们将为您遍历网络内容、评论、演员信息等,为您带来免费观看、在线观看、视频信息 ...[详细]
  • 稽灵山儿童公园“呼之欲出”

    稽灵山儿童公园“呼之欲出” 6月27日,稽灵山儿童公园内,工人们正在进行紧张施工。据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工期已经完成80%,摩天轮、旋转木马、水上乐园、丛林过山车等15个项目均已安装完毕,预计8月底可正式对外开放。记者吴玉莲/摄 ...[详细]
热点阅读